九一烈士纪念碑 |
爱国工委会和孝恩文化基金会合作重建 《九一烈士纪念碑 》,让我国人民纪念在抗日时代为国牺牲的各族英雄。作为礼仪师我是代表孝恩文化基金会参与迁葬和重建工程。 --> -->
在抗日反侵略的斗争展开后,1942年9月1日,抗日军在吉隆坡黑风洞附近召开抗日会议时,遭到闻讯而来的2000名日军围攻而壮烈牺牲。过后18名抗日军的尸体被埋葬于黑风洞的石山脚。为纪念他们为马捐躯的壮烈行为,我们称他们为九一烈士,树立九一烈士纪念碑。
这18名抗日烈士:小忠(李振宗,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司令)、朱佬(朱日光,柔南抗日军司令)、雪兰莪抗日军司令许庆彪、柔北抗日军司令陈书、柔南抗日军领袖阿福(余洪)、霹靂抗日军司令张奇生(浪萍)、特别队司令小康(钟普康,钟振康)、吉打抗日军领袖陈炳宏、槟城抗日军领袖文雁、警卫队长阿燕、战士黄光、战士保伦、战士小林、战士刘友、战士彭有、服务员刘三耐、服务员刘坤、服务员张观凤。
九一烈士墓 |
当年,小忠、朱佬、许庆彪、钟振康等烈士的首级被日军刈下,把他们的头颅连同许多在事后追剿抗日军逃亡战士时,无辜杀害的居民,二十多颗头颅,被带到苏丹街和安邦路,排列在木板架上,以取得镇压作用。
小忠当时年仅24岁,奋勇抗战,也使日军损失了极宝贵的9位领导人和9位干部。
由于吉隆坡黑风洞附近已荒芜的《九一烈士纪念碑 》因发展而面临迁移的厄运,所以孝恩文化基金会捐出隆芙大道孝恩园约1万2千方尺的一块地作为兴建纪念碑 、将纪念碑墓迁葬和设立文物室。 -->
重建九一烈士碑墓 ~ 作为礼仪师我是受委托负责整个迁葬过程
为“九一烈士”举殡是迟了六十年的出殡。经过如此漫长岁月,方才有机会为烈士们风光大葬,是一个遗憾。
爱国工委会在2002年11月7日中午,在隆芙大道孝恩园举行动土礼,并邀请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韩春锦主持。
九一烈士纪念碑 |
拿督陳財和及莊詠富礼仪师 |
重建《九一烈士纪念碑 》的目的,不是要挑起我国人民对日本的仇恨,也不是要折起反日情绪,而是纪念我国各族抗日英雄付出惨痛代价,才得以确保我们后代的和平与安宁。
-->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